外卖堂食“双标” 别让网上订餐成“糊涂账”

新闻要闻 2025-09-15 01:00:56 85

孔德淇

“您有新的双标外卖订单,请及时处理。外卖网上”当外卖提示音响起,堂食涂账寒蝉凄切网河北廊坊某烤串店老板张先生熟练地拿起订单小票,别让对照着从冰柜里翻找冷冻烤串,订餐然后送往厨房;而在旁边的成糊另一个冷藏柜里,那些泛着新鲜油光的双标烤串,正静静等待堂食顾客的外卖网上挑选。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堂食涂账寒蝉凄切网不少餐饮店都在实行堂食和外卖的别让双重标准。(《法治日报》)

同一家店,订餐将外卖与堂食区别对待。成糊消费者花同样的双标钱点同款食物,外卖和堂食吃到的外卖网上食物品质却不同。

比食材新旧差异更隐蔽的堂食涂账“双标”,藏在更多消费细节里。火锅店的堂食肥牛卷纹理分明,外卖的碎肉却拼不成片;面馆的堂食汤底熬足8小时,外卖的汤料靠粉剂冲调;甚至连分量都玩起猫腻,堂食碗冒尖,外卖盒只装半满。这些差异,消费者隔着屏幕看不穿,只能在咬下第一口时暗自疑惑,却难以当场追责。

对于“双标”行为,商家或许有诸多理由。比如,平台抽成高,不用冻品赚不到钱等。但再堂皇的借口,也遮不住一个事实:花同样的钱,消费者理当得到同等品质的商品。当堂食“诚不欺我”与外卖“糊弄了事”形成鲜明对照,伤的不仅是食客的胃,更是行业的信誉。

外卖软件的出现,为人们用餐提供了极大便利。但“双标”的存在,让便利成了“陷阱”。消费者看到的是堂食实拍图,收到的是偷工减料品;评价区晒的是堂食体验,误导的是外卖下单者,活生生将线上消费变成了“盲盒交易”。

信息不对称成了部分商家的生财之道。有餐馆老板直言:“顾客不在现场、看不到后厨,用冻品还是鲜品,谁能较真?投诉也难有证据。”如此短视逻辑,俨然把外卖视作“清库存”的渠道,将线上消费者当成了“冤大头”。

当“挂羊头卖狗肉”的惩罚成本太低,就会有更多商家跟风效仿,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认真做外卖的商家吃力不讨好,投机取巧的反而赚得盆满钵满,损害的是整个餐饮市场的生态。

治理“双标”乱象,不能只靠商家自觉,必须多方发力。河北已有人因外卖食材与宣传不符,起诉商家获赔10倍价款。这一案例表明,只有让法律的牙齿咬得更紧,对“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该罚的罚、该曝光的曝光,才能让失信者付出应有代价。

平台更应扛起主体责任,在监管上下硬功夫,建立外卖食材溯源系统,将“双标”投诉纳入商家评分体系。

消费者遭遇货不对板,看到“双标”套路,也别忍气吞声,要敢于较真投诉。每一次维权,都是在给行业划红线,倒逼商家规范经营。

(责任编辑:王惠绵)

本文地址:http://danzhou.boxianghuihotel.com/html/662e67198666.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俄地震部门:堪察加半岛近海强震后测到约千次余震

言传硬功怎么练?看这位教练员如何练就言传“真功夫”

“上班上到创伤后应激障碍”?这些人手腕疼,可能是职业病

厨房纸能接触食物吗?“一招”就能辨别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发挥昆明区位优势 助力企业“出海”

友情链接